新闻中心 |
“非典”勇士,再战“新冠”的15天
“2003年,我们组成的是专家突击队,7个人管一个省的病人救治;这一次,我们是攻坚队,需要直接面对病人,重要的是坚守好阵地……” 2003年,39岁的冯旰珠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奋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,时隔17年,56岁的他再次出征黄石,直面新冠肺炎。 从2月11日至2月26日,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、江苏援黄石医疗队队员冯旰珠到达黄石已半月有余,这半个月,他有着怎样的发现和感悟?新冠肺炎和SARS,在救治上又有何不同?我们连线了冯旰珠。
病情变化很快,救治时慎之又慎 在黄石,冯旰珠有两个身份,一是黄石市中医医院新冠肺炎救治首席专家,二是黄石市所有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巡诊专家组组长,黄石市中医医院也即黄石市传染病医院,收治确诊的患者病情相对较重。除了上述两个身份,冯旰珠还具体负责黄石市中医院的一个重症病区,“是所有重症病区里,收治病人最重的一个病区”。 刚到黄石时,这个病区收治了34位病人,查房时,冯旰珠和团队仔细询问每个病人的情况,“往往查房要花整整半天的时间”。在实际的临床中,冯旰珠也发现了新冠肺炎的一些特点,“重症和发病时间有一定关联,1月底2月初发病的病人,病情相对较重;治疗上,有一些病人吸收相当慢,疗效不是太明显;病人从重症到危重症转化特别快,快到什么程度?几乎没有先兆,往往是断崖式进展”。这个发现让冯旰珠和团队在病人的救治中万分细心,慎之又慎。
个体化治疗,给病人更多生的希望 冯旰珠说,有的病人自我感觉还好,但心率、呼吸频率等一些指标已经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,这时候就要尽快进一步检查,静态和动态指标相结合,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,及时调整相应的治疗方式、呼吸支持措施。 “SARS患者,呼吸支持治疗效果总体比较好,新冠肺炎辅助通气不太理想,人机对抗率常常比较高,因此,和SARS的治疗明显不一样,新冠肺炎病人更强调个体化、精准化的治疗”,冯旰珠表示,这种个体化、精准化的治疗表现在根据病人发病时间早晚、病情严重程度、基础疾病情况、检查结果等综合来判断并调整。 即使是在休息时间,冯旰珠也要求值班医生,发现病人有任何变化第一时间告诉他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“病情变化太快,丝毫马虎不得”。 与此同时,对于新冠肺炎救治中的新技术、新手段,冯旰珠和团队也积极尝试,包括血浆、单克隆抗体、干细胞等等,以给病人更多的希望。
“争取零死亡,必须守护好每条生命” 让冯旰珠欣慰的是,其所在病区病人的救治效果,“最多34个病人,现在是14个,大部分病人都转到轻症病房了”。说起经过其和团队救治,逐渐恢复的病人,冯旰珠是如数家珍,“一位69岁的老人,刚转来时病情很重,脉氧非常低,我们积极调整治疗方案,第四天呼吸机不用了,第六天不用吸氧了;16、17床,原来都比较重,病人自我感觉也不好,昨天下午,能下床活动了,也不感到胸闷、气喘了,再过一、两天就能转出去;一对母女,过年女儿给妈妈拜年感染上,两人住一个病房,再等个三、四天,也能转出去了,母女俩都开心啊……” 至今,冯旰珠所在的病区没有死亡病例,“争取零死亡,必须守护好每一条生命!”
巡诊定点医院,会诊危重病人 作为巡诊专家组组长,冯旰珠去了两次大治,大冶市共有两家定点收治医院,分别是大冶市人民医院和大冶市中医院,同时前往距黄石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阳新县以及黄石矿物局医院、黄石有色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巡诊工作。 巡诊中,他总是仔细查看每个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及各项检查指标和化验报告,并且与大家一起讨论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,确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,力争让危重症患者尽快转危为安。 据冯旰珠介绍,目前巡诊的定点医院,收治的以轻症病人居多,巡诊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救治工作,让更多病人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。
坚守住阵地,胜利“指日可待” 对于战胜新冠肺炎疫情,冯旰珠表示自己有信心,“现在各种治疗条件相比当年SARS时期,都要更好”,冯旰珠记得,200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,极少医院有ICU,呼吸机也比较少,“后期捐赠多了好一点”,而现在条件好太多,“信息化建设程度更高,不同版本诊疗指南的及时更新发布,能让参与救治工作的临床一线医生及时学习到,有助于救治工作的开展,也给首席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”。 2003年,冯旰珠和江苏其他6位专家组成七人专家组,奔赴内蒙古参与SARS救治工作,他将那一次的出征定位为“专家突击队”,那时他们相当于7个人指导着一个省的救治工作,其时,他和同伴们以高超的技术,崇高的精神,使内蒙古巴盟地区危重病人的救治情况发生重大变化,专家组到后未再发生一例SARS病人死亡,完满地完成了任务。2003年其先后被授予“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(劳模)”、“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标兵”、“江苏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 而这次江苏整建制支援黄石,冯旰珠将其定义为“攻坚队”,“这次我们的装备更强,有鲁翔院长为首的指挥部,有重症、有呼吸、有感控等各方面的专家,有专门的护理团队,就像打仗一样,这次我们既有轻机枪、也有重机枪还有大炮,肯定能完成攻坚战”。 而作为前方战士,冯旰珠说重要的是“坚守住阵地,接下来的时间,只要新入院的病人远远少于出院的,存量就会逐渐减少”,他信心满满地表示,医疗救治方面的任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圆满完成。(陈艳萍)
上一篇:抗“疫”同时,传道授业 |
版权所有: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
地址:南京市姜家园121号电话:025-58509900 苏ICP备2024095186号-2